编者按:3月6日,学校召开2020年新学期干部教师大会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,会议围绕“治理能力提升”这一关键词,部署了学校2020年的重点重要工作任务,明确了牵头校领导和负责部门,为全年的改革发展绘制了蓝图,指明了方向。
“上下同欲者胜,同舟共济者赢”,提升治理能力、破解发展难题,需要全校上下一盘棋。为进一步推动全校师生思想再解放、改革再发力、工作再抓实,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的决策部署上来,党委宣传部/新闻中心现策划“聚焦·2020重点工作”系列报道,邀请学校相关机关部处负责人,通过书面采访稿,以问答的形式,深度解读2020年学校重点重要工作。
强化学科导向,优化师资配置,激发基层活力
——专访人事处处长、高级人才办主任崔海涛
记者:2020年学校面临新一轮的岗位聘任工作,学校在年初的教师干部大会上也再次强调本轮岗位聘任强化“级岗分离”,请问人事处在“级岗分离”方面有哪些考虑?
崔海涛:2020年的岗位聘任工作,可以说举校瞩目。应该说,经过过去连续两个聘期的岗位聘任工作,广大教职工,尤其是专任教师队伍,对“级岗分离”已经有了相对深入的认识。简单地说,“级岗分离”就是职级看历史、岗位看贡献。2019年,学校首次完成了专业技术职务等级的晋升工作和职员制的套定工作,为进一步推进“级岗分离”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今年“级岗分离”工作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开展。一是“职级”方面,继续做好“职级”评定与晋升工作,包括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晋升、职员制管理中的职级套定和晋升等相关工作。二是“岗位”方面,做好2020-2022年岗位聘任工作,这也是学校年度的重点工作之一。
记者:学校目前在“级岗分离”方面有了很好的基础,“职级”工作相对明确,能否请您就岗位聘任方面的具体举措谈谈如何考虑与实施?
崔海涛:新一轮的岗位聘任工作任务艰巨。在以前的岗位聘任中往往都是根据教学科研人员的个人申报情况,并结合岗位规模进行评审和聘任,缺少指导性的建议,与学科发展的具体方向关系不明确。本轮将根据“双一流”学科建设的要求和具体学科的特点,以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“建设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”办学目标为牵引,建立以学科为导向的岗位聘任方案。
一是依据学科特点确定岗位数量。人事处与发展规划处一起,根据不同学科的发展需求,做好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定岗定编工作,按照高峰和A类学科、高原学科、固本强基学科等学科类别确定学校本轮岗位聘任中的二级岗位数量;二是细化量化岗位职责,明晰岗位责任。学校制定二级和三级岗位聘任的基本条件和岗位职责,各二级单位要根据自身发展要求和具体发展目标,以学科为导向,制定明确且具体的各级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和岗位职责,这些条件和职责要具体化、有针对性,突出二级单位自身的特点,不能泛泛地描述而无法考核;三是强化岗位聘任方案的考核与评估。学校成立岗位聘任工作评估小组,对各学院岗位聘任工作实施方案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,包括是否明确岗位职责、是否充分落实级岗分离和优绩优岗的原则、是否有利于改变薪酬分配的论资排辈与平均主义等问题、是否有利于调动学院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、是否有利于学院的持续发展等,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各单位的岗位绩效总额度;四是签订岗位合同。在各单位完成岗位聘任后,二级单位代表学校和上岗人员签订《岗位聘任合同书》,明确岗位职责和聘期目标与任务,以利于对上岗人员聘期任务的管理与考核,切实实现学科导向,为学校“双一流”建设和各单位自身发展奠定基础。
记者:请您再具体谈谈二级单位在实施“级岗分离”或岗位聘任方面有哪些自主权。
崔海涛:本轮岗位聘任工作的目标是“分类管理、按需设岗、按岗聘任、绩效考核、优绩优岗”,工作的重点是“岗位设置与聘任充分发挥二级单位主体作用,自主进行相应岗位的设置与管理”。从这些表述中可以看出,二级单位在“级岗分离”或岗位聘任方面拥有充分的自主权。
一是岗位设置方面,学校负责二级岗和部分三级岗的设置,二级单位负责其余岗位的自主设置,包括岗位数量、岗位等级、岗位任职条件、岗位职责、考核要求和薪酬标准等均由二级单位制定,充分尊重二级单位在自身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意愿;二是岗位聘任考核方面,本轮岗位聘任工作将结合上一轮岗位考核结果同时进行,考核结果作为本轮聘岗工作的重要依据。本轮岗位聘任中,二级岗位中的直聘条件,增加了二级单位对上岗人员的考评结果,考核等级为优秀和良好者,才能参加本轮二级岗位的直聘,否则只能参加二级岗位的选聘。这一环节的设计,突出了二级单位在对二级岗上岗人员管理方面的话语权,可以有利促进和推动二级单位的学科和专业建设;三是岗位聘任条件方面,学校除了二级岗和三级岗明确有教授职称要求外,其余岗位原则上不对职称和任职年限做约束性规定,充分发挥各单位教职工的积极性,切实做到级岗分离、优绩优岗;四是岗位职责方面,学校要求二级至四级岗位必须明确学科及专业建设的具体任务,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是针对哪个学科的什么方向,除此以外,还需进一步明确在师资队伍建设、平台基地建设、教学改革、实验室建设、国际合作以及学校和单位的其他工作等方面的具体任务。这也需要二级单位根据自身发展做出统筹安排,明确具体事项任务和目标,为实现学校“治理能力提升年”的年度目标,以及由“校办院”到“院办校”的动力模式转换提供新动能。